arm架構是智能手機的基石,同時arm架構也是智能物聯網及嵌入式的基石。目前基于ARM機構的芯片在2021年已經超過290億顆,累計出貨量超過2250億顆。
目前物聯網設備開發存在的問題:
1.由于物聯網的碎片化,模塊復用率低,產品設計流程冗長緩慢,要將最新的技術落地到產品中要花費3-5年,甚至更久。
2.由于嵌入式軟件開發沿襲幾十年一成不變的開發方式,與硬件強綁定,造成軟件開發效率相對低下。
3.由于硬件限制缺乏規模化,導致軟件和應用開發投入產出比低。
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,卻存在500萬個手機APP,數千種手機型號。試想一下,如果每一個APP開發都需要在數千手機型號上進行適配和測試,那么我們的應用商店里只會有500個APP而不是500萬個。

Arm 生態計劃顛覆物聯網開發,將軟硬件解耦,實現接口標準化,提升物聯網設備系統開發的效率和速度。Arm虛擬硬件使物聯網軟件和應用的開發者可以通過無處不在的云環境,在抽象的設備仿真模型上與硬件開發并行。
Arm物聯網全面解決方案,通過虛擬硬件將物聯網設備的抽象功能、仿真模型通過云交付到數百萬的嵌入式開發者。
為什么Arm虛擬硬件(AVH)是IOT開發的理想平臺和未來趨勢。
當IOT邁入智能IOT的新時代,對開發者來說一個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,智能IOT需要怎樣新的開發范式?答案是云原生(Cloud-Native)開發范式。
傳統開發,首先考慮應用的開發,然后再考慮編譯和部署環境的問題。面對當今智能IOT傳統流程越來越難以為繼。一方面應用軟件的更新升級頻率越來越快,特別是當IOT引入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之后,軟件更新可能是以天來計的;另一方面隨著IOT應用規模的擴大,開發和部署環境也越來越復雜多變。
云原生開發范式將這樣因素都考慮在內,包括模型訓練,OTA更新,數據采集,設備管理等等。云原生開發使得開發者在動態多變的云環境中自如的進行研發。主要是解決了以下幾個痛點:
1.強健的自動化集成和測試技術,使得開發者能夠非常頻繁的更新代碼,并且讓冗余的工作量小化。
2.DevOps/MLOps及使得軟件開發充分自動化。并且可以讓數據工程師能夠獨立的調試和更新模型,不需要軟件工程師進行手動集成。
3.云原生技術提供了從云到端的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。
3.1 和單純的云應用不同,IOT應用不能簡單的部署在虛擬機上,必須是跟著硬件綁定的。硬件帶來的困難是,一很難擴展,IOT板子盡管一般都比較便宜,但為一個大的開發團隊搭建并管理大量開發板依然會很昂貴,還需要相應的工程師。當想要提升集成和測試的頻率,硬件的搭建和維護一定會稱為瓶頸。
3.2采購也會成為問題,特別是當芯片缺貨,或者是想在新的處理器上進行測試但芯片還買不到的時候.
3.3在硬件上復現某些特殊的條件和臨界狀況會比較困難。比如傳感器的臨界值或者時斷時續的網絡連接。

ARM 虛擬硬件的優勢
1. 很容易部署在云上,并進行擴展。
2. 利用云的高可擴展性,很容易的創建幾十,幾百甚至上千個實例。進行不同的配置,從而擺脫對實體硬件的依賴。
3. 利用ARM虛擬硬件可以將原來串行的工作流程,并行執行。例如,當您想對一個軟件在多種不同的部署環境中進行回歸測試的時候,不需要將軟件一個個燒錄到實體硬件中,而可以在多個ARM虛擬硬件實例上同時進行測試。
4. 很容易的進行臨界值的模擬。
5. 不用擔心芯片或者某些器件買不到而導致整體進度推遲。
目前ARM虛擬硬件支持Cortex-M處理器和ST /NXP及樹莓派等第三方硬件。Arm 虛擬硬件在KEIL MDK開發環境中得到支持。
ARM虛擬硬件目前已經在中國落地。
更多嵌入式咨詢,請關注“億道電子”公眾號。


首頁 > 新聞資訊
